当前位置:首页学习园地随笔见闻→正文

【书香民革读书月⑮】名篇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,毛泽东在茶陵就开始酝酿

发布时间:2022-5-17 12:35:27    更新时间:2022-9-8 18:33:04    正文图片:0张
核心提示:【书香民革读书月⑮】名篇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,毛泽东在茶陵就开始酝酿……


久有凌云志,重上井冈山。千里来寻故地,旧貌变新颜。到处莺歌燕舞,更有潺潺流水,高路入云端。过了黄洋界,险处不须看。  

风雷动,旌旗奋,是人寰。三十八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。可上九天揽月,可下五洋捉鳖,谈笑凯歌还。世上无难事,只要肯登攀。

1965年5月下旬,毛泽东同志怀着对井冈山老区的深情眷恋,对井冈山、茶陵人民的无限关爱,千里来寻故地,重上井冈山,并且诗兴大发,写下这首名篇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。

毛泽东同志重上井冈山的第一站便来到茶陵,在茶陵县委大院留宿一夜,这是毛泽东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后唯一一次在县城住宿。如今的茶陵县委大院依旧保持50多年前的原貌——红砖青瓦,木梯木窗,老旧的苏式风格。

根据时任茶陵县委副书记李颖回忆,1965年5月21日下午3点多,他临时接到通知,要他快到门口去,有首长来了。待他与几名干部走到大门口,却一时愣住了,因为这个“首长”不是别人,正是他们无比“熟悉”的毛主席。毛主席微微一笑打了招呼,就径直前往早已安排好的房间休息。

晚饭过后,毛主席和陪同人员在县委大院散步。那天刚好是农历小满,毛泽东一边散步一边低吟解缙的《夜泊茶陵》“秋风淅沥秋江上,人自思乡月自明”,并回忆起38年前,在茶陵县建立工农兵政府,以及后来的“湖口挽澜”。

当年的革命斗争经历,毛泽东历历在目。当他走到一处竹林旁边时,停下来,像是自言自语,又像是对身边的同志说:“三十八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啊,现在不同了,旧貌变新颜了。”

李颖听后报告说,1960年,茶陵已经修建了横跨洣江的“湘赣大桥”。毛泽东听后高兴地说:“茶陵有了大桥,不错!不要叫湘赣大桥,就叫茶陵大桥嘛。”

夜幕降临,毛泽东回到卧室,要来《茶陵州志》,连夜捧读起来。夜越来越深,保卫的同志不断看表,直到凌晨三点,老人家才熄灯就寝。

根据汪东兴日记记载,毛泽东来茶陵的第二天上午,时任湖南省委第一副书记的张平化向毛泽东汇报,茶陵县委、县政府的同志想见主席。毛泽东欣然应允:“当然要见嘛,路过一次茶陵不容易。三十八年前到茶陵时很狼狈,这一次可完全不一样了。”

上午10时许,毛泽东身着灰色中山装、脚穿布鞋,笑容满面地出现在县委干部前面,和大家一起在红楼合影后,就登上苏制吉姆小车,穿过刚刚“更名”的茶陵大桥,直驱江西永新而去。

1976年1月,《诗刊》发表了毛泽东的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,并在全国引发强烈反响。当茶陵人民读到“三十八年过去,弹指一挥间”等词句时,突然悟到:原来,毛主席的这首词是在茶陵县委大院开始构思打下腹稿的呀。

其实,除了《水调歌头·重上井冈山》,当年重上井冈山,毛泽东还写了一首《念奴娇·井冈山》。

参天万木,千百里,飞上南天奇岳。故地重来何所见,多了楼台亭阁。五井碑前,黄洋界上,车子飞如跃。江山如画,古代曾云海绿。

弹指三十八年,人间变了,似天渊翻覆。犹记当时烽火里,九死一生如昨。独有豪情,天际悬明月,风雷磅礴。一声鸡唱,万怪烟消云落。

里面“故地重来何所见,多了楼台亭阁”“弹指三十八年,人间变了,似天渊翻覆”“犹记当时烽火里,九死一生如昨”等语句,都能看到茶陵的影子。


撰稿:孙凡 温琳